第一零二章 重夺京师 上_吴三桂新传
笔趣阁 > 吴三桂新传 > 第一零二章 重夺京师 上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零二章 重夺京师 上

 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会战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,双方共计投入到一片石战场上六十余万人马。最终以三桂一方的完胜而告终,李自成的大顺军则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。

  战场上尸横遍野,残肢断臂堆积如山,整个在这一大片区域的上空都凝聚着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息。此时大顺军已经被打得丢戈弃弓矢,自相践踏,一片混乱。三桂则率军穷追猛打,农民军死伤累累,活着的竞相逃跑。有一部分农民军跑到了城东海口处,被追兵追赶上,逐一斩杀,而投海淹死的又不知有多少!而作为几大主将之一,唯有李岩逃得性命。就连一向以勇猛著称的刘宗敏也在乱军之中被活活斩杀。

  望着节节败退的大顺军,三桂一声令下,亲率大队骑兵紧紧追赶,企图一举将敌人赶尽杀绝。直追的大顺军到处仓惶逃窜,狼狈至极,早已失去了队形。被追上来的三桂大军尽数斩杀。而此刻李自成早已在众亲卫尤其是手下胡、苗、范、田四大护卫高手的拼死护送下,仓惶逃往京师。

  三桂率队紧紧跟在农民军之后,一直追杀了四十里余方才因体力急剧下降而收兵。

  李自成在逃返京师的途中,不断收拢败退逃亡的败兵,等到达京师时,又重新收拢了有一万余人。

  此战大顺军共计伤亡二十多万人,尤其是那十五万骑兵悉数阵亡,没有一个逃出生天。其余人等不是当场归降三桂军,便是逃得不知所踪,可谓是全军覆没。而三桂一方伤亡的人数也已接近十万,也算是伤筋动骨了。

  这场大战彻底的颠覆了李自成与三桂两方间的军事对比状况,在李自成一落千丈,直接跌落到谷底的同时,三桂却是势力猛增,声威大涨,一跃而成为天下最有实力的霸主。使那些原本非常看好李自成的人立即长吁短叹,感叹命运不济。而一直拥护景仰三桂的人则纷纷振臂高呼,沿街呐喊助威。

  三桂率军返回山海关,一面命人打扫清理战场,一面命大军休养生息,期待来日直取京师,彻底解决李自成。

  同时三桂也没有闲着,接连派出袁承志、洪安通南下,命他们联系江湖中的各大势力,以便在自己夺回京师的同时在各地予以响应。并设法联结更多的人除掉李自成设在各地的残余势力,彻底根除这个最大的祸患。

  其实这场战役的胜负不但关系着成王败寇的问题,而且里面还有着更加深层次的原因。其中李自成代表是社会的最底层,也就是广大的贫苦农民,而三桂一方所代表的则是统治阶层。虽然最终的结果是以三桂一方的胜利作为结束,但贫苦农民与统治阶层的抗争还将继续持续下去。而在绝大多数人看来,李自成虽然是贫苦农民起家,在推翻明王朝的过程中也确实为各地的百姓做了不少好事。但自从他昭告天下,明目张胆的与恶名昭著的徐过强结盟之日起,他的良好声誉就已经受到了极大影响。这在北方还不太明显,在大江以南,无论是官府富商,还是普通的民众,没有人对徐过强有一丝好感。因为徐过强为祸江南多年,烧杀抢掠无恶不作,而李自成与这样的人结为盟友,立时便拉下了人们对他的好感。尤其是那些富商大户,更是怕李自成的军队将他们的良田、财产等均分给那些穷苦农民。因此在整个南方,李自成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支持,在北方还相对好一点。

  而对于三桂来说,几乎整个大江南北的人没有一个对他反感的。不但因为他是覆灭满清、收服蒙古、侵占朝鲜的民族大英雄,更重要的是他的军队多年来是一致对外的,从未对内地开过刀。这样一来就不会触及到他们自身的既得利益,因此尤其是那些富商大贾、达官贵人们,更加愿意三桂的一方夺取此战的胜利。而那些淳朴天真的百姓们,更是已经把三桂奉若神明,将他比作再世的岳武穆看待。因此三桂与李自成的这场大战,归根结底还是希望三桂得胜的人要多得多。

  三桂一面重新编整军队一面暗中筹划,如今这天下几乎有一半已经落入到自己的手中,只需再充分利用好时局,再把握住时机,牢牢控制住全局,只要假以时日,自己便可以完全的掌控这天下大权。

  李自成率领着一万余残部无比狼狈的进入了北京城。众将士个个没精打采,垂头丧气的缓缓行走在进城的街道上。所过之处家家户户都是屋门紧闭,与上次他进城之时的轰轰烈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李自成的脸色越来越阴沉,忽然,他猛地大喝一声,紧催着胯下马直冲向前,奔皇宫的方向而去。手下众将士忙紧紧跟随。

  李自成自打进入皇宫之后,便再也没有出来。他既没有针对这次的大败总结出经验教训,也没有针对即将而来的三桂大军做出任何防范部署,而是将全身的精力与怨气全都发泄到了陈圆圆一个人的身上。他要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报复三桂带给他的史无前例的大败。如此没过几日,陈圆圆便被李自成折磨的遍体鳞伤,形容枯槁。

  李自成虽然可以一个人躲在后宫不停的发泄着他的兽欲,但他手下的众将却时刻都不能停歇。虽然他们也有不少人试图去后宫请示李自成,但换回来的无一不是一顿痛骂。此后再也没有人敢再主动前去找骂了。

  李自成尚且如此,其余的手下可想而知。一时间,众人都失去了斗志,于是纷纷趁着这大好时光纵情于声乐当中,再也不去想那些烦心恼人之事,大都变得颓废起来,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。这里面唯有李岩一个人脑子算是最清醒的,他在连续面见李自成不成反而挨了几顿臭骂之下,干脆直接自己重新编整军队。一方面紧急抽调就近的大顺军入京,另一方面又加紧训练军队,准备迎接三桂的大军。而此时他身为大顺军的制将军,已经算是这里军阶最高的大将了,因此李自成不在的这几日,他的号令还是行得通的。而其他的文武官员,都已经沉迷在酒肉财色之中,谁还有心情去管李岩在干什么!

  这日,李自成忽然从后宫中走了出来。找了半天文武百官也找不到,只找到了还在练兵的李岩。命他立即将文武百官都找来金殿,自己有要事要宣布。

  过了好长时间,李岩才将所有的文武官员找齐,人们不知闯王突然从后宫出来究竟所为何事,难道他在后宫的这几日,竟然想出了克敌制胜之法?

  终于再次见到了李自成,丞相牛金星赶紧主动上前承认自己的错误:“闯王,都是因为卑职一时不察,错信了那徐过强,才导致他突然反叛,导致我大顺军的失败。请闯王重重责罚!”说完哭泣着跪倒在地。

  李自成厌恶的望了牛金星一眼,真想把他立即推出去斩首,可是想到从今往后自己还要利用此人的才智为自己出谋划策,便强忍住怒气缓缓道:“此战失败也并不都怪你,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。如果我事先能预料到吴三桂的真正实力,恐怕战果就不是这样了。”接着叹了口气道:“起来吧!”

  牛金星心中窃喜,连忙高呼着“闯王圣明”慢慢站起身。

  李自成缓缓扫视了一遍殿内的文武群臣,接着说出了一句震惊四座的话语:“我要在三日后举行登基大典,由丞相负责具体事由的安排!”

  此话一出,立时在大殿内造成了强烈的轰动。牛金星虽然也是心中惊诧,但看了看李自成的脸色还是低头答了一声:“遵命!”

  其余众人虽然也都表示出不解之意,暗道京师眼看都已经不保,闯王还想要在此时登基称帝。哼,看来他是要在临走之前一圆自己的皇帝梦啊!众人都已经看出了此点,但却没有人出言反对。他们知道李自成的脾气已经大变,生怕一不小心触犯而惹得他动怒。

  眼看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,就在此时制将军李岩却出班朗声道:“闯王,如今吴三桂正在山海关厉兵秣马,蠢蠢欲动,很明显的即将入侵京师。在此等时刻您应该立即整顿军备,收拢人心,做好全力防范吴三桂的准备才是,怎么会想起突然登基为帝呢?”

  这番话一说完,李自成本来就不好的脸色立即沉了下来。强词夺理道:“我此次登基并非是一时冲动,而正是为了鼓舞我大顺军的士气!俗话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,虽然此战乃是吴三桂一方获胜,但我谅他也好不到哪里去。只要我登基为帝,登高一呼,到时天下景仰,望风而从,他吴三桂纵然再如何了得,难道他还敌得过这万千百姓么?”

  李岩听了冷笑一声,道:“闯王想得太天真了,那吴三桂覆亡了满清,收服了蒙古,占领了朝鲜,所得的功绩并不比闯王差。而今再挟大胜之威来袭,恐怕这天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与之匹敌。就算是我现今的大顺军也难以与其抗衡。”

  李自成双眉倒竖,怒道:“你这话什么意思?为何你要长他人志气而灭自己人威风?要不是你所率的骑兵先行退败,我大顺军何至于落到如此境地?”

  李岩听到李自成不但不及时吸取教训,反而还将战败归结到自己头上,当即大怒。冷冷的道:“当初你不听我的劝阻死活要将徐过强所部放在大军身后,在大战之前你又不听我的建议提前先派少量兵马去一探虚实,而是直接全军出击,最终才造成了今日这般恶果,归根结底,这都是由你一人的独断专行所造成!”

  李自成双目暴睁,向外喷射出道道怒火。此时丞相牛金星突然站出来大喝道:“李岩,你不但不主动承认自己在战场上的失职,反而还处处端出你自己的高明,将所有的罪责都归咎在闯王一个人头上。识相的话,赶紧跪下向闯王认错,或许闯王还能够宽恕你的罪行。否则,哼哼!”牛金星心知以李岩的为人性格,断不会向李自成承认错误。

  果然,李岩不但没有当即承认错误,反而还转身面对牛金星,大骂道:“滚开,你这个别有用心的小人!再敢啰嗦一句,我会当场要你好看!”此刻李岩实已动了真怒,自从兵败以来,他目睹了李自成及众多文武官员种种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,心中早已憋了一肚子火,此时终于借着牛金星发了出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er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er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